本報訊2017年度即將結束,為了更好地迎接2018生產年度的到來,集團制造中心牽頭各制造部、成品外加工生產工廠,分批次召開了16場溝通會。會議由集團總經理助理李穎、周虎華主持。營銷中心、研發中心、品管中心,各制造部(各成品外加工)主管級以上相關人員參加。
溝通會上,李穎重點介紹了制造中心升級成“大制造中心”的意義,強調制造中心應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讓業務→研發→采購→各制造部形成一個流的工作狀態,做好各部門服務,使溝通更順暢,工作更高效。明確了由馬雪丹負責生產前跟進,對接業務、研發、采購等相關部門,負責在訂單下到工廠前期的資料收集、技術跟進等;由朱章艷負責生產后跟進,對接各制造部的計劃、制程、出貨等。同時,她希望各部門經理以溝通會為契機,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主動剖析本部門情況,加強交流,互相取長補短,才能“知不足而后進”,使溝通會開得更有意義。
與會人員紛紛響應,各制造部圍繞“品質、交期、成本”對2017年度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匯報,并對2018年度工作做了提前部署和規劃。同時,業務、研發、采購等職能部門也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指出過去一年中各工廠出現的問題,與會人員展開了討論并形成解決方案。溝通會營造了“敞開心扉亮思想,推心置腹論長短”的氛圍,大家面對面的談心談話,積極開展了自我批評,互相鼓勵,從而達到高效溝通。
李穎和周虎華在認真聽取了解各制造部、各職能部門的具體情況后分別作了總結發言。周虎華提出,2018年度制造中心將關注工廠生產進度,死磕計劃產量,嚴格管控月產量、日產量,數據提報做到及時準確。各制造部要以 “品質”為中心,注重質量過程管理,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品質問題應組織相關人員召開質量會議,將整改方案進行推廣。各制造部要定期召開原材料及制程質量會議,強調品質問題必須要在源頭解決,嚴格監督各項生產過程中是否按既定標準執行檢驗。此外,針對生產成本問題,將不定期的召開成本分析會,針對異常問題提出質疑溝通解決,形成管控機制,實實在在做好生產管理。
李穎在發言中指出,業務、研發、采購、工廠是一個整體,制造中心是一個圓心軸,我們要秉承“目標管理、嚴格執行、數據說話、持續改進”十六字方針,每個部門只有高效溝通與有效執行,才能確保企業的正常運轉,以“品質和交期”為導向完善數據管理,加強數據分析,增強團隊建設。同時希望各工廠要從嚴要求,注重細節管理,加強聯動。我們要學習宜家精神、托夫斯精神、Sunsit精神,把這些精神慢慢的吸收并沉淀,形成永強精神服務好每一個客戶,做好每一件產品,助推企業做精做好做強。
此次溝通會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倡導了公開及共享,樹立了各部門的共同目標,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16場溝通會,對反映的問題形成詳細的記錄,構建上下貫通的跟進監督工作體系,切實解決已知的困難和問題,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進一步夯實生產管理,為2018生產季提前布局,打造高效執行的團隊,成就企業美好的未來!
制造中心 黃珍珍